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 麦克哈格 pdf

一 缘起:20年后来相会

《Design with nature》英文原著1969出第一版,1991第二版。中文版《设计结合自然》最早是1992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2006之后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再版。我1991-95读城市规划本科,大学期间见过同学手里复印的黑白横版书,大量图片黑乎乎的一大摞。但周围读这个书的人很少,因为那个时候建筑的各种思潮刚刚在中国粉墨登场,经常听到诸如后现代、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白色派、高技派等等。人们特别关心形式上的事情,一张漂亮的手绘效果图能值1千块,是普通人2-3个月的工资。所以不难理解,这本书当时为什么不会有太多人关注。

再一次关注是1998-2003年读研时期,印象里从复印店买到一本,翻看过几页就放在那里了,因为不是特别容易懂,看不了几页就会厌倦,还感慨外国名著都不大容易读下去。2008-09年我在同济大学做访问学者,买来一本由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彩图版,定价90元,看了序言和第一讲《城市与乡村》之后就停下了。2010年前后,由于做博士论文曾经阅读过《城市:过程与形式》。再之后的2-3年,给本科生上《景观生态学基础》,从书里选取了“纽约斯塔腾岛”案例,对于用地适宜性评价有了初步了解。2014-2015年进行秦岭北麓绿道选线研究,又仔细阅读了《前进一步: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方案研究》。2017年开始和研究生一道整理景观生态规划经典著作,发现它是全球生态规划引用率最高的书,再一次的令我关注。

所以,我和本书相识已经超过20年了,但之前从未从头至尾读完她。这个春节我终于拿出完整的时间,通篇阅读完了一遍,这个日子是20180226下午3点11分。

二 过程:经典烹烩术

看《Design with nature》是边读、边查、边笔记、边思考的漫长过程。我在读书过程中写过一些文字,现在读完了还打算再写一篇完整的文字。我觉得这些文字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读书笔记、随感、读后感之类。前两者大概是些随手的标记与感想记录,后者是针对某些篇章通读之后的完整感受,这些文字通常是感性而主观的。第二层是文章解析、解读之类,是对文章深层次的或令人困惑性的内容进行探究,需要通过对提出的疑问进行查阅资料、讨论分析,解析是理性的分析论证的过程。第三层是书评、评论与导读。当我明确搞懂了这本书,并且与同类型的书籍系统比较后,指出其优缺点并写成议论与批评的文字,那就应该是书评了。如果书评能够针对读者的需要,激发与引导读者阅读兴趣,帮助读者把握其中的内容,那应该就是一篇很好的导读文字吧。

那么,最终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书评与导读性的文字?面对一本晦涩深奥的专业经典,需要拿出大厨的眼光仔细打量,然后把它掰开、揉碎,浇上一份祖传的羊肉汤进行烹调,撒上一点刺激口感的调料,一份优质羊肉泡就制作成功了!相仿的,要制作书评至少应该走三步:第一步,通读全书并积累笔记与随感,这是“打量食材”的过程;第二步,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析与解读,一点一滴的搞透这本书,这是“掰开揉碎”的过程;第三步,应用读者喜爱的方式,加入自己的手艺,将“点”状的随感、解析文字组织成一篇系统的、美味的文字,这是“烹烩加料”的过程。

或许,经此三部曲,一道具有浓郁特色的学术小吃就新鲜出炉了!这个过程,能否成为月饼宝盒制作经典书评的“经典烹烩术”呢?

三 解读:八面受敌法

如何“掰开揉碎”本书并烹烩成美味的小吃?

网络盛传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cffe10102vjfb.html)“有人问苏东坡,说他那么博学,一般人学不学得来。苏东坡说,可以啊。他少年时候读书,很多书都是读好几遍。像他读《汉书》,就是如此一遍又一遍。第一遍他读《汉书》,专门只读和治理之道有关的所有内容,第二遍专门研读其中的人物,第三遍官制,第四遍兵法,第五遍货财。如此,每读一遍,专门针对一个主题全面搜罗,对其他主题则视若无睹,就可以读通这个主题。多读个几遍下来,就可以每个主题都很精通了……”

《Design with nature》怎么应用此法?

第一遍,只读案例,把她当作设计资料集用。全书18讲里列举了多达9个不同尺度与类型的案例,包括:海岸(新泽西海岸)、流域(波托马克河)、区域或地理单元(沃辛顿河谷、斯塔腾岛)、大都市区(费城大都市区、华盛顿西北部地区)、城市(华盛顿特区、费城、里士满)。类型主要涉及景观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评价、环境评价、道路选线、城市形态及城市健康度研究等方面,案例资料可谓琳琅满目!

第二遍,只读图片,把她当作专业制图教程用。全书使用了地图叠加、断面图、鸟瞰图、块状图等,绘画和摄影图片也堪称典范!(参见http://www.sohu.com/a/150879901_656470)本书对“千层饼模式”的应用,使得叠图法能够广为流传,让多学科的交流成为可能,这在9个案例中都有全面的体现。《海洋与生存》中描述新泽西海岸沙丘形成过程(P14)、与建设适宜性(P16及P20)的大地断面图,能够清晰地阐明风、海水、植物与沙的相会作用过程及其格局特征;费城空气库研究中所使用的水文特征分析全景鸟瞰图(P73)能够清楚说明地表水、沼泽地、洪泛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地下含水层的空间关系;还有沃辛顿河谷地区表达三类高地的景观透视图(P110)颇为简单直观的说明问题。本书几乎穷尽了生态规划图的各种类型与优势。

第三遍,只读思想,把她当作哲学专著看。麦氏思想的出发点是“如何处置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出发探讨了一系列命题:1宇宙、地球、大自然是如何形成与运转的,2东西方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差异,3西方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变迁,4今天的人类应如何做出选择?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思维模式与价值观的基础上,他对上述问题在《自然主义者》一章中做出了总的回答。首先,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世界或自然的本源是什么?),自然主义者认为世界是一个物质不断进化或创造的过程,有其方向性与规律性;其次,从认识论看(人与世界或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人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受到自然规律、自然过程的制约,同时人也是“生物界及其知觉的管理者”;最后,从方法论看(人如何对待世界或自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正确合作,即“Design with nature”。上述这些思想今天被称之为“生态哲学”,即“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https://baike.baidu.com/item/生态哲学/4480902?fr=aladdin)

第四遍,只读方法,把她当作多学科整合方法论来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最能够体现跨学科交叉融合思想的领域,麦氏的理论与案例中至少涉及到14个学科的整合,包括“地质学、历史地理学、地质地理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学、土壤学、气象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规划学”等等,通过“千层饼模式”将各学科知识按照地球(土地)演化的时间顺序进行层叠梳理,用以理解基地景观生成过程。《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明确提出本科生专业培养应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其中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气候学、水文学”5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一要求肯定是受麦氏跨学科研究思想的影响。

第N遍,只读兴趣点,把她当作生态随笔、博物志、宗教学或者环境心理学的著作看都可以。

麦氏在本书《前言》中强调:“不过,把它(本书)和环境保护科学、景观建筑艺术、建筑设计和区域规划连在一起更为合理。”所以,以下我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角度简单诠释一下本书的核心观点。

四 主旨:设计/遵从/自然

本书翻译为中文共55万字,假如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主旨,当然应该是其书名“Design with nature”。俞孔坚团队认为应该翻译为“设计遵从自然”,这里就引出3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Design with nature”是什么意思(what)?为什么一定要“Design with nature”(why)?如何做到“Design with nature”(how)?

“Design with nature”是什么意思(what)?我们可以首先分别回答一下“Design”、“with”以及“nature”在本书中的涵义。“Design”的字面含义的确是“设计”,但从全书来看“Design”应该是指大尺度的、生态性的“规划”更为准确。因为麦氏所举出的所有9个案例,均是大尺度的区域规划,其适宜性评价方法也是指向用地分区等规划层面,麦氏本人声明自己“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发明了生态规划,并随后成为了生态设计的拥护者”(麦克哈格,2008)。为什么要用“Design”不用“Planning”,是麦氏忽略了“规划”与“设计”的区别所致吗?答案是不!麦氏在1992年所做的《生态与设计》演讲中明确区分了两者的关系,认为“生态规划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由规律和时间控制的生物物理和社会过程”,“生态设计紧随生态规划之后,处理关于形式的问题”,由此证明麦氏清晰知晓“Design”的真正含义!那么采用“Design”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就必须回到20世纪60年代出版本书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景观设计领域充斥着各种艺术至上的教条,而设计普遍忽视自然。我认为取此名字,正是为了旗帜鲜明的反对设计领域只关注形式与艺术,而忽略更重要的科学与生态所发出的呐喊。

“with”翻译成“结合”还是“遵从”更好?麦氏曾有论述:Design with nature “不仅仅是一种解释,更是一道命令”(not just an explanation, but a command),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道正确的“命令”,那么“遵从”就是更好的翻译,设计必须“遵照并依从”来自自然的“命令”!

“nature”到底指什么?简言之是“自然演进过程”,具体而言“自然现象是相互作用的、动态的演进过程,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反映,而这些自然现象为人类提供了使用的机遇和限制。每块土地或水面对某一种或多种的土地利用都具有内在的适应性……”(P97)麦氏所谓“自然演进过程”存在3方面的规律性特征:一是阶段规律(构成律)。从地球数亿万年的演化过程看,大自然是一步一步演化到今天的,大致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形成演化阶段(约45亿年前至今),生命形成演化阶段(约36亿年前至今),人类形成演化阶段(约1000万年以前至今),这种“物理—生物—人类”的演进过程是不可逆的三段式形成的,并构成了今天地球生态的三大部分内容;二是熵减规律(方向律)。麦氏认为自然界总的进化方向是从低级的简单状态到高级的复杂状态,是朝着“低熵”(而非混乱)—“适应”(而非不适应)—“健康”(而非病态或死亡)的进程,只有在人为干扰下才会出现退化现象,这一规律是评价人类规划是否生态的总标准;三是适应规律(机制律)。麦氏认为自然的演进是一个“物理—生物—人类”整体性的协同进化过程,是一个环境与生物“相互适应”的过程,不仅是生物进化以适应环境,而且是环境进化以适应生物。

因此,“Design with nature”的核心思想是:人类的所有规划设计活动必须遵从自然演进过程的规律,即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地球环境变化应内在于自然演进进程,并促进人—生物—环境相互适应从而协同进化向更高阶段。

为什么一定要“Design with nature”(why)?这一论断背后的原因在于:从人类与自然的历史关系来看,人类是自然演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人类是不能够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人受到自然演进过程规律的支配是必然的;从科学的研究来看,《进化论》从生命本质上揭示了生物对于环境的依赖以及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基本原则。地理学研究先后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改造论、适应论、协同进化论等人地关系思想,认为“协同进化”才是人与自然健康发展的本质体现;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践来看,工业革命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水岭,人与自然矛盾日趋尖锐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及各种生态危机,警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生态规划的任务也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Design with nature”的原因。

如何做到“Design with nature”(how)?麦氏对于如何做到“Design with nature”有多方面贡献。首先,在观念上他“发明了生态规划”这一思想范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致力于将生态学、地质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入景观规划与设计,从而将设计建立在科学的(而非艺术与文化)基础上,促进“自然科学介入空间设计”;其次,在方法论上发明了“千层饼模式”,他说:“另一创新是区域地质学的千层饼(layer-cake)表达方式,这是以……地质为基础的,然后是气象学,都给予了重新解释,去说明地下水的水文学和物理学,而后是地表水文学、土壤、植被、野生动物,最后以土地利用为终结。这种千层饼的表达方式,是经研究后对各地区提出了一种因果关系或概率的解释:每个层面依赖于底下一个层面,每个层面加强了这种解释:最终得到的是一种生态——物质模型的描绘。这就可以告诉我们:哪个地区是最适合将来使用的……”(P3);第三,在实践中发明了“景观适宜性评价”这一专业环节,也就是“区域被视为一个生物物理学和社会过程,这一过程可通过对其规律和演化时间的理解和把握进行。进一步解释,可认为区域对于任何特定的人类所施加的利用而言,都有其对应的机会和限制。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其最适宜的区位和过程”(斯坦纳 2012)。麦氏所采用的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第一代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LSA1),为后来生态规划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 评价:生态规划的坐标原点

麦克哈格被誉为“生态设计之父”,甚至整个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都以他来划分为三个阶段:前麦克哈格时期、麦克哈格时期和后麦克哈格时期(俞孔坚,2003),足见麦克哈格及其著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本书堪比《道德经》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她为生态规划发展建立一个坐标系,她自己处在最初的生长点上,后人的工作都是从这个原点向四面八方生长出来的。

本书有大量的“思想原型”。除了上文提到的“生态规划”的思想范式,“千层饼模式”的方法范式以及“景观适宜性评价”的专业工作范式之外,仔细看过来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内容。比如,“生态安全格局”思想原型,在《都市里的自然》对于费城大都市地区开放空间的研究指出“某些地区和某些自然演进过程是不适合人居住的而且有害。例如:地震区、飓风带、洪泛平原以及类似的地区……这些不利地区应该禁止建设或做出规定以保证公众的安全。”再比如“格局-过程耦合分析”思想原型,在《海洋与生存》详细研究了新泽西海岸沙丘的形成过程:绘制了沙丘5个不同时间阶段的景观剖面图(格局P14),详细分析了沙丘景观形成中各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海水对形成沙洲的沉积作用(水的过程)、风对形成沙丘的堆积作用(风的过程)、植物对沙丘的固定作用(生物的过程),并据此对海岸沙丘带景观格局做出规划用地布局。毋庸置疑,本书还促进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生态分区及生态红线思想、生态哲学思想方面的发展。

最后,我认为关于本书最好的评价文章,还是俞孔坚写作的《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一文。

 

一家专做知识库的K8.work看吧知识库,为用户提供PDF知识文档在线下载,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推荐有价值的读物
平面设计爱好者 » 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 麦克哈格 pdf